李梁2007年獲得中央美術學院學士學位,2011年於中央美院取得碩士學位。
想像與影像,真實與虛幻,這些元素皆瀰漫在藝術家李梁的作品之中。這位年輕藝術家的繪畫創作專專注在油畫這一領域。李梁出生於鄭州這一工業城市,儘管離著名的學武之地少林寺不遠,鄭州仍並非世界的主流城市。也許對於那些曾遊覽過鄭州並感受過這座城市的能量與氣息的人而言,李梁的大部分作品籠罩在一種朦朧的黃褐色光暈之中,訴說著對這座城市的記憶,並且這樣的風格和底色貫穿於李梁的主要創作生涯之中。這些圖像的背後,也正如它所呈現的一樣,皆是李梁稱之為家的那個地方的景象和氣質。
在李梁的作品之中,真實世界的場景常常與腦海中虛幻的場景交相輝映,看起來他似乎找到了合適的方式將現實生活與創作相糅合。李梁藉著虛幻的夢境,在畫布的主次之間到處捕捉這種現實與虛幻的親密關係。而這種創作風格,正是東方式的魔幻現實主義。
“魔幻現實主義”指的是本世紀五十年代前後在拉丁美洲興盛起來的一種文學流派:它將現實世界中的人的故事和其心裡甚至精神的進展相結合,這也是因為現實生活中的戲劇能在多個三維空間中發揮作用。它不是幻想文學,而是一種描繪真實現實的嘗試。許多人經歷過這樣的感覺,在聞到一些食物在烹飪過程中散發處的那種氣味時或在收音機上聽到那恰到好處播放著的歌曲時,記憶瞬間奔湧而至。氣味或聲音能將一個人帶回很久以前那個美麗甚至可怕的時刻。這是因為人類對事件的感知永遠與想法、情感以及與之伴隨的嗅覺和聽覺內容鎖定在一起。 1970年代解構學派聚焦於這一點以此表明沒有人會以同樣的方式理解一個概念,因此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對生活的現實和理念的理解。魔幻現實主義接受這種觀點,然而是把它作為一個能將所有領域包括不易被眼睛看見的領域融入一個整體的真正的現實。遠不及此的是,沒有人能夠知道到底什麼才是真實的現實,一個現實主義者更傾向於說明真實的現實包含了可能連許多客觀主義者都不會認為是真實的一些東西。現實主義者不想將人們對現實的種種區分弄清楚,而是如何將現實的所有領域相協調從而描繪真正的真實。
諷刺的是,魔幻現實主義並非發源於拉丁美洲,而是在一戰期間用於描繪德國表現主義後期的一種繪畫流派,被其流派成員命名為“新客觀社”。魔幻現實主義隨後在20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轉而流行於拉丁美洲並且表現在諸如作家伊莎貝爾·阿連德與加夫列爾·加西亞·馬爾克斯的著作之中。而現在,它表現在李梁最近的作品之中。
魔幻現實主義經常以不同的形式呈現,一類包括非常逼真的圖像,類似於超現實主義或荒謬主義,它們描繪的如此細緻逼真,而又在文本當中呈現成一種虛假的存在,這樣看起來十分的不和諧甚至是可笑荒謬的。另一類可以展現類似於真實的圖像,就像是李梁畫中的那個男孩,腦海裡包含著自我感知和想法,並且表現得像男孩的形像一樣真實。那些模糊的圖像的呈現,正如一些食物經常不被重視一樣。所有的一切都是在試圖描繪一種真實的現實或可被稱為深刻的現實主義。
魔幻現實主義的諸多不同形式的化身同時也是一種迷失的表現。那些游離在現實之外的圖像和主題們正如那些丟失的事物,那些從來不存在的事物,或那些可能存在過的事物。時光的流失展現了那些曾經真真切切發生過的事情,然而真實的心靈世界包含著一個與眾不同的現實世界,並且可能有一天或者在過去的某一天在夢中出現。缺席的事物正如它存在那般真實,而魔幻現實主義可以同時捕捉它和存在的事物。
李梁積極地探索了每一種表現形式,並且在作品之中將常見的和不常見的事物相統一。
李梁早期的作品專注於一個或者多個男孩的圖像表達。圖像中的男孩最常見的是流露出一個不可思議的表情,手臂無助式地掉到一邊。畫布上其餘的構圖成分則來自於男孩心中所想或者是自己內心世界的呈現。李梁創作的這一系列的“男孩圖像”作品時年紀並不大。在早期的作品中,他在男孩圖像的背後直接地融入中文的詩詞文字去表達畫作中男孩內心的感受。這也是有據可依的,中國年幼的男孩女孩最初接受的教育就是盡可能地去背誦和默寫大量的漢字。
李梁的男生系列圖像容易讓人聯想到張曉剛的血緣系列。的確,這種借鑒是顯而易見的,然而李梁對於自己的創作方向卻完全來自於自己的內心。
隨著李梁創作的不停演變,他在繪畫主題上開始專注於同一個男孩的形象,但是這一次的作品開始融合了一些玩具的圖像,特別是其中的紅帆船以及畫面中那個或端坐或沉浸在內心世界的男生的多種相反的圖示。在含有中國詩詞的第一個系列的作品中,我們可以通過畫面中心那個男孩四周的牆壁感知這是個具有現實氣息的畫像。然而,不容質疑的是,觀者在這一系列的新創作中不再是去凝視一個關於闡述現實的畫面,而是被引領至這樣一個更加具有現實性的世界的魔幻圖像之中。在李梁的這個新系列作品中,其在繪畫技巧上的發展也是非常值得注意的。不單單專注於純粹的圖畫意向,他的繪畫語言也構成了魔幻現實主義的一部分。李梁在男孩系列後時期的一些列作品中呈現了更加當代的抽象繪畫語言。油漆順著自己的方向在畫面中流淌或者凝結成點滴狀,形成類似於沙礫或者灰塵的效果,這是在以往的作品中沒有的。另一方面也保留著些許以往的氣息,讓人聯想到鄭州的那些街道。是不是李梁的魔幻現實主義的進程超越了畫像中的那個男孩形像以及透過男孩內心世界所展現的藝術家、繪畫媒介、和藝術家所處的城市環境?作品的畫面變得更加的完整,甚至包括了藝術家的形像以及對油墨的運用。李梁作品的這個階段也是最受追捧的一個,除了沿著這些作品的步伐之外,李梁最近期作品(2015-2016)也同時出現了三個新的方向。
首先,最令人期待的是,這個最新系列的作品可以成為李梁的顏色時期。由於顏色和情感相關聯,這些圖像依然沐浴在統一的、均衡的色調之中。李梁的顏色隱藏著其內心的感情世界的轉變。這使得這個階段的李梁作品展現了畫布顏色的獨特調性。整個圖像的男孩比重大大減少,畫面中男孩如同小歡迎幻影一般呈現。同時增加了畫面中抽象的比重。如同李梁的“男孩”逐漸變成了“大人”。這些系列的作品通常為紅色以及粉紅色的色調為主。花的比重增大,而人物比重減少。這一最新系列的創作一定程度上可以解讀成是運用油畫和當代的手法去呈現中國傳統的水墨畫。同時作品也運用了一些幾何結構的元素。這些都是在以往的李梁作品中看不到的。目前李梁的顏色時期可以分為四個顏色系統:紅色和粉紅色;灰色;天藍色和檸檬橙色調。
李梁近期第二個探索方向是通過顏色時期的創作延續早期魔幻主義風格。隨著更多的女性形象的加入以及女性內心世界的呈現,作品的題材變得更加寬廣。隨著年齡增長,男孩成長為男人,性慾逐漸增強,畫面中孤獨的調性也隨之減弱。李梁的創作朝著這個方向不斷發展,更多地回歸到繪畫上的圖像表現,側重於形象的表現和塑造,弱化了在繪畫技巧上的展現。
李梁的最後一個方向嘗試也是非常明顯的。這些作品非常寫實,與李梁先前的作品在繪畫語言上基本沒有關聯。這些都是李梁在鄉下的寫生之作,鳥類、人類和各種主題的嘗試都傳達了現實主義的主題,並且游離在經典和媚俗的邊界。這對於李梁來說是個非常有勇氣的嘗試,預示了他未來有可能會嘗試的創作形式,同時也糅合了存在於現實之中與藝術家內心深處的未知之物。
李梁的魔幻現實主義在其自身的創作過程中逐漸形成,題材的元素在不停的延伸擴展,而並非一蹴而就。作為同時代探索真實這一主題的中國青年藝術家中的一員,李梁的藝術道路對其他的同輩的藝術家有著非常深刻的影響。